Magic Kaito(redis Cloud Native)

你好,我是 Kaito。
上次聊了下我来腾讯一年多的感受,很多读者对我的职业经历比较好奇,那么这篇就重点来聊一聊我近 10 年的工作经历。
这篇会详细阐述我从毕业到现在,是如何从一名业务开发,慢慢走向基础架构方向的。以及在这期间我面临的选择和思考,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。
阶段 1:初入职场,从技术菜鸟到团队核心
我从 2013 年毕业来到北京,入职了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,公司体量虽然不算太大,但在业界还算小有名气(至少听过名字)。
我在学校期间的主流语言是 Java,面试也是以 Java 招进来的,但进来后发现公司大部分后端都在转向 Python,于是边学边干,我的技术栈也慢慢切换到 Python 上来。
为什么公司后端用 Python,当时得到的信息是,Python 语法简单、写代码非常快,很适合当下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节奏(当年知乎、豆瓣都是 Python 起家的)。
第 1 年的工作内容,主要是重写老旧的内部系统,这个内部系统属于工作流中的一环,用户主要是内部员工,体量也很小。
这段时间就是产品经理给需求,我来编码实现。因为刚毕业没多久,写代码也比较菜,连最基本的 SQL 调优都不会,有一次 SQL 写的有问题,还把数据库查挂了,还好内部系统影响不大。
就这样大概做了差不多一年,后来因为业务需要,需要采集一些网站的数据,我开始转向做「爬虫」,主要是抓取各种网站的数据。
Python 是写爬虫的利器,有大量开源框架和库可以用,随着数据采集需求越来越多,我主导设计出了一个通用的垂直爬虫平台(基于开源框架二次开发),通过简单配置,就可以采集到想要的数据。
因为自己算是团队里来得算比较早的一波人,慢慢负责的业务模块越来越多,逐渐成为团队的核心骨干。
在实现业务需求的同时,我的技术能力也在提高,在这期间还多次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代码评审大赛(评审架构设计、代码实现),我作为团队内多次征战的选手,可谓是经历多次锤炼和毒打,这也让我的编码水平不断提升。
就这样干了 2 年多,在这期间遇到两件事,对我职业生涯的早期带来了一些变化。
第一件事是公司准备筹划「上市」。为了稳定业务和技术团队军心,公司筹划给每个研发团队的核心骨干授予「股票期权」。
给员工授予股票这件事,对于现在的互联网大厂来说已经稀松平常了,但对于当年我这种中等互联网公司,给股票的公司少之又少(现在回看公司很良心)。
那时候对公司上市、股票这些概念一窍不通,后来了解了一下才知道,公司准备在国内的 A 股上市。
玩过股票都知道,国家对于在 A 股上市公司的要求很「苛刻」,必须要求连续 3 年盈利(互联网企业都是亏损经营,能在 A 股上市大多数都是实体企业),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只能选择在美股、港股上市的原因。
由此可见,当时公司已经有了自我造血能力,不用靠拿投资人钱活着。
在国内上市除了盈利要求,财务审核流程也非常繁琐(还要排队),所以对于准备上市的企业,一般至少要提前 2 年开始筹备。
作为团队内的核心,我也自然被授予了一些股票,当然,对于未来能变现多少一无所知,当时更多还是关注当下做的事情和短期收益。
第二件事是我的 Leader 因为业绩突出升职了。被老板任命到一个新的业务线,不再带我们团队。
这件事对我当时影响还是有的,一块共事 2 年多,加班做项目、技术攻坚、团建喝酒,我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(加薪、给股票),当时相处得非常愉快,突然得知他要离开,虽有遗憾但也只能祝福。
后来虽然不在一个团队,但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,时不时也会找他请教。
就这样大概过了几个月,期间除了带了 2 个实习生之外,我负责的业务一直也没有什么变化,慢慢地工作进入倦怠期。
这时我去找了之前的 Leader 聊了聊,想让他帮我指点一些职场上的困惑,这一聊是我职场第一次变化的开始。
他表示如果对当下的工作内容不满意,只要我愿意,可以去他的团队,他那边正好也缺人。
本来是想找他聊一聊职业困惑,听他这么一说,倒是想做一些「改变」,毕竟现在已经进入舒适区挺久了。
随即表达了同意的意愿,之后他抽空找到我的 Leader 聊了下,我的 Leader 同意放人,双方达成一致,转岗在即,一切看似很顺利。
因为是跨部门转岗,需要大部门总监的同意,需要和总监聊一聊,本以为就是走个过场,结果这一聊不要紧,直接影响了我的决策。
总监提出一个建议,如果确实想动一动,除了去前 Leader 的团队,咱们大部门的其它团队也可以供你选择,你自己可以挑一个想去的团队(其实就是在大部门内调岗,而不是转到别的业务线)。
总监帮我分析了利弊,去前 Leader 的部门,因为业务刚刚起步,用户规模比较小,更多是基础业务的建设,去他那边后面可能慢慢会转向管理,技术提升可能不大。
而如果去本部门内的其它团队,可以做面向「外部」用户的后端服务,用户规模大,系统并发高,业务成熟,挑战也更大,对于技术成长更快,看你想要什么。
摆在面前的选项突然一下子多了起来,这让我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,到底哪个更利于自己的发展。
一边是前 Leader 抛开的橄榄枝,一边是后端程序员都渴望的高并发系统。
挣扎了许久,我选择了在本部门调岗,选择去到公司内最为「核心」的一个研发团队。
当时我的想法是:之前一直都是做内部系统,规模和体量都比较小,内心还是比较渴望做高并发业务,想看看面对海量并发,一个后端服务究竟如何处理的,掌握这项技能,以后无论去到哪家公司,都是优势。
带着歉意给前 Leader 表达了我的想法和决定,他很遗憾也表示理解,到现在我也非常感激他,直到现在我们还是非常好的朋友,时不时约饭聊天,聊一聊近况。
就这样,在工作 3 年这个阶段,我没有选择跳槽,而是选择了内部转岗,来到了公司的核心团队,迎接新的挑战。
阶段 2:程序员渴望的高并发,迎接新挑战
到了新团队,从小需求开始做起,当时 App 的日活是千万级,不算太大也不算小,后端服务的一个变动,可能影响几千万用户。
慢慢地开始接手更多的业务模块,例如营销活动、抢红包、商品分销、站内信、Feed 流等等这些需求我都做过。
在完成业务开发的同时,也看到了一个用户需求,从需求评审,到开发实现,是如何一步步呈现到用户面前的。
技术方面,从刚开始连分布式锁都不知道怎么用,到慢慢接触到重度使用 MySQL、Redis、MongoDB、RabbitMQ、Docker。
经过 2 年多业务需求的历练,这些中间件也都用得游刃有余,渐渐理解了如何设计一个支持高并发的后端系统。
应对读并发,一般就是利用缓存来抗,应对写并发,一般就是 MQ 削峰填谷,在使用这些中间件的同时,还要根据业务巧妙设计你的存储模型(兼顾低成本、高性能),来满足产品需求。
系统除了支持高并发,还要考虑高可用和稳定性,监控告警、慢日志、排障工具链等等,这些东西都在这个阶段慢慢掌握。
当然,在这期间出故障也是少不了的,从故障中学会了发布的代码必须经过严格 Review、遇到故障如何快速救火止损,明白了团队 Backup 是多么重要,以及时刻要对线上系统保持敬畏之心。
与此同时,公司的技术基础设施也在发展,公司成立了基础架构团队,配置中心、容器化平台、DevOps、流量调度、链路追踪平台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善。
这个阶段 CTO 还发起了「异地多活」项目,由基础架构团队牵头,各业务研发团队配合,这个项目在公司内,无论是对基础架构团队还是业务研发团队,都是很大的挑战。
另一方面,经历很长时间的筹备和财务审核,公司顺利在 A 股「上市」,这意味着我的股票期权不再是一团「废纸」,上市后的第二年开始,我的股票也开始逐年变现(行业规则,一般会分 3 年分批兑现)。
在这个团队待了 2 年多,前后大大小小的业务需求做的越来越多,常见的「业务模型」基本该做的也都做过了,新的需求也都能快速搞定,这时,我又进入了舒适区和倦怠期。
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,老天又给了我一次选择的机会。
前面提到,公司要搞异地多活,这块涉及到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,如自研中间件、开源框架二次的开发等等,这些工作都是基础架构团队的事情。
当时基础架构团队压力大,短期招不上来人,多活项目进度推进缓慢。
有一个在基础架构团队和我关系还不错的同事(曾经在一个组,经常一起下班),有一次下班路上他跟我说:你要是觉得现在工作没啥意思了,要不考虑来我们团队?我们这事多人少急需人,来了和我一起搞中间件。
当时我的一个反应:你开玩笑吧,你们搞的那些中间件都很底层,难度大,恐怕我也玩不转呀。
同事表示其实也没啥难的,刚开始都觉得难,谁不是边学边做过来的。但我当时我只当他随意说说,没往心里去。
同样的场景,又发生了两三次,他一度邀请我是和他一块搞事情,这时,我才开始慎重考虑这件事。
又到了做选择的时刻,进入舒适区许久,成长缓慢,面前有一个可以让我成长的地方,当然,困难也是史无前例的,到底要不要去?
如果不去,可能一直就这样平淡下去,如果去,压力是显而易见的,不过反过来想,再差也能学到点东西吧,更何况有熟悉的人带你。
和这个同事详细沟通了那边需要做的事情和挑战,考虑了许久,虽然觉得压力会很大,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去试一试。
同事拿到到我决定后,找他的 Leader 推荐我,他的 Leader 评估了我之前的工作表现感觉还可以,另外有同事的背书,表示没啥意见后,我跟我的 Leader 提出了调岗申请。
Leader 表示很惊讶,感觉业务开发做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转岗,挽留的同时,也对我的选择表示「质疑」,他也觉得我去搞中间件难度太大,可能扛不住。
真的会扛不住吗?我也不清楚(还是有点怀疑自己),既然决定了,那就硬着头皮试试看吧。最终 Leader 只能放人,双方谈妥,没多久做了交接。
在工作 5 年之际,我从舒适区又踏入了「挑战区」,从一名业务研发,转向基础架构方向。
阶段 3:充满荆棘的基础架构之路
来到新团队,我的技术栈从 Python 转向了 Go,从写一些运维工具开始做起,平时还负责一些线上 Redis 的问题定位,以及协助运维团队处理问题。
中间件我挑了 Redis 这个方向来做,众所周知缓存是高并发的利器,在高并发场景下业务非常依赖 Redis,选择这个方向突破,也是考虑到未来无论走到哪里,都有需求和市场。
虽然之前写业务代码使用 Redis 已经比较熟了,但到了这个团队,要求更高更深入,最好从底层原理甚至「源码」层面全面了解 Redis 才行。
果然,硬着头皮上是有代价的,在刚开始的前 3 个月,非常痛苦,碰到线上问题一脸懵逼,不知道如何下手,而且多数都是很紧急的问题,每次都要请教同事,多数情况下,我连分析问题的思路都没有。
记得那段时期,每天上班心情如上坟,压力非常大,有点后悔当初做的这个决定,时不时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做这个方向,还不如老老实实回去写业务代码。
压力虽然大,但摆在面前的问题还是要想办法解决,静下心来想一想,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底层知识储备不够。
问题搞不定怎么办?没办法,只能恶补底层知识。
数据结构、网络协议、操作系统、分布式系统,之前这些东西觉得写业务代码够用就行,也没有太深挖原理,现在可没法再糊弄自己的了,只能老老实实一步步再深入啃一遍,之前会的这次继续深挖(不能局限在八股文层面),不会的就重新开始学。
面对压力,我斗志也被激发出来了,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里,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,基本都在充电学习。
慢慢地,遇到问题不再慌了,从手足无措到有沉着冷静的分析问题,给出解决方案,在这个阶段深深感受到,理论与实战的结合非常重要。
在排查问题过程中,也让我学会了遇到问题一定要追溯根因,不能模棱两可糊弄过去,要把整个问题链条都搞清楚,否则下次还会掉到这个坑里去。
例如,业务反馈读写 Redis 延迟高,你得能从业务侧到网络层,再到 Redis 侧,甚至内核层都要清楚,数据是怎么流转的,可能受到什么因素影响,再结合 Redis 自身的特性,来分析定位潜在的问题。
记得有很多个夜晚,和同事定位问题到深夜。
定位根因虽然很难,但每搞定一次就能把整个链路都打通(业务端、网络层、中间件、操作系统),对自己提升非常大。
这里也非常感激我的这个同事带我,他算是我职业道路上的第 2 个贵人,第 1 个贵人是前面提到的前 Leader。
补齐技术短板之后,我慢慢开始接手 Redis 中间件的二次开发、异地多活组件建设、Codis(开源的 Redis 集群方案)异地多活二次开发等等。
因为要围绕 Redis 做中间件,以及 Codis 的二次开发,这段时间上班经常看 Redis 和 Codis 源码,开发中碰到问题,本能的反应是先去翻源码,这个阶段看中间件源码成了家常便饭(当时还发现很多 Redis 低版本的 Bug)。
就这样搞了近 2 年,我们团队把整个异地多活基础设施搭建起来了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虽然不是很完美,但基于当时的业务场景,当一个机房故障时,另一个机房可以随时接管全部流量,完成容灾切换。另外,平时还可以根据业务粒度,把流量在不同机房之间做分配和切换,达到容灾演练的目的。
另一方面,在基础架构团队的这 2 年时间里,我的股票也「全部」套现完成。
我所从事的第一家公司,从内部系统开发,到高并发后端系统,再到基础架构,经历 3 个技术团队,一共待了 7 年之久,这 7 年时间里,我的技术一直在成长。
算了一下,在这家公司里,我基本上把公司核心后端技术团队待了个遍(除大数据团队外)。
这时,感觉自己的成长在这个公司基本已经到了「天花板」,7 年没有跳槽,想着也该换一换新的环境了,然后,我选择了裸辞。
阶段 4:转战大厂,进军云原生
是的,我没有找到下家再离开,而是直接选择了裸辞。
当时股票全部套现完成,资金上暂时也没什么压力。另外因为这么多年多没换过公司,这次想给自己先「放个假」休息一下。
本来想着休息 2 个月就开始找工作,结果拖延症犯了,一下子休息了半年之久。
当然,这半年我也没完全闲着,这个公众号前期的那些硬核文章,基本都是在这个阶段写的,那段时间沉浸在写文章的「乐趣」当中,花 2 周甚至更久写一篇硬核技术文,是常有的事。
这个阶段我的公众号读者也迎来爆发性增长,关注的人越来越多,我对自己的写作要求也越来越高,写作水平也在提升。写公众号的同时,还会学一些运营、商务上的知识,也挺有意思。
这段期间,我还被极客时间邀请参与了一场技术分享的录制、一次技术直播,也逐渐有了些技术影响力。
为什么坚持写文章?工作这么久,我觉得我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收获,我想通过文章把自己的这些技术和经验梳理出来,也算是对我程序人生道路上的阶段性沉淀和总结。
例如,做 Redis 中间件这么久,踩了很多坑,也积累不少的实战经验,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篇硬核的《Redis 实战文章》。
做过了异地多活系统,我看业界基本没有讲异地多活的入门文章,我就想从头到尾梳理了一下做多活的技术难点,以及业界常见的解决方案,尽力做到阅读门槛低,深入浅出。然后才有了那篇爆款文章《搞懂异地多活,看这篇就够了》。
边写文章边休息了半年,然后开始找工作,经过 2 个月刷题、面试,最终拿到腾讯 Offer,来到了现在的鹅厂。
选择腾讯的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,一是因为是大厂背景,在中等体量公司干了这么久,还是挺想来大厂看看,另一面我的学历比较差,来大厂也能在职业履历上给自己做一些弥补。
二是做的方向还是中间件,但这次是结合云原生。云原生、云计算是近几年一直很火的方向,也是大趋势所在。中间件可以持续发挥自己的优势,中间件 + 云原生这两个加在一起,想看看能碰撞出什么火花。
然后就是你看到我上篇总结的来腾讯 1 年多的感受了,关于在鹅厂更多的工作细节,我也正在学习和经历中,等后面有些阶段性成果后,再给你分享。
  • --
以上,就是我近 10 年的程序人生阶段性总结和回顾。
当然,这些年除了提升技术外,我还涉猎学习了其它领域,例如经济、金融、商业、投资、自媒体。
曾经有段时间系统学习了「投资」方面的知识,自己也一直在按照自己总结出来的投资框架持续实践。
自媒体写作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,一方面可以让我深度思考,另一方面探寻程序人生的更多可能性。
如果让我给近 10 年的工作经历做个总结,有以下几点心得分享给你。
1、第一份工作经历还是比较幸运的,遇到了不错的团队和 Leader,如果非要我评价,我只能说运气好,毕业就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,赶上了公司高速发展的阶段,在机会来临时,能紧紧抓住这些机会,技术 + 金钱都在持续收获
2、回顾工作这近 10 年,我时刻牢记一个主题,就是要让自己持续「成长」,进入舒适区太久,要保持警惕,敢于迈出舒适区,迎接新挑战,只要痛苦和挫折才会让自己更加强大
3、在让自己成长面前,不要太在意薪资和别人的眼光,分清楚孰轻孰重。自己能力持续提升,市场自然会补足你匹配能力的薪资,别人的看法也自然会有转变,一切只是时间问题
4、努力上一艘大船,互联网是大船,核心团队是大船,稀缺的技术也是大船,大厂是大船,对中国经济有信心也是大船,我本身并不是特别拼的那种人,知道自己做不到某个方向顶尖,那就选择抓住这些机遇,做不到单个领域 90 分,那就努力做到「多领域」80 分,这个难度应该不怎么高
5、不要给自己「设限」,机会总是伴随着风险和挑战,人的成长来源于一个个舒适区到挑战区的磨练,还没开始就说自己不行,机会来了你也抓不住。这个世界是符合二八定律的,80% 的人甘于平庸,稍微努力点就能成为那 20% 的人
6、要保持「耐心」,不要太急于求成,我每次换到一个新团队,都会有半年到一年多的适应期,不适应、有抵触情绪,这个再正常不过,想在一个新领域做出些成绩,至少要以半年到 1 年为时间周期来看,所以我也不建议「高频率」的跳槽,可能你还没到开始积累的时候,就把自己的机会放弃掉了
7、除了提升技术外,还要学会提高自己的「认知」,面对选择如何做出有利自己的决策,首先你要有足够多的高质量信息,然后才是分析和判断。高质量信息哪里来?读书、专栏、牛人的经验(付费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),这些东西虽然不能帮你快速变现,但在你做选择时,都会潜移默化地给你分析问题的依据
8、这也是我最近写公众号的新思路,不再是只输出技术文,我觉得技术人到一定阶段,如果技术还只是他的全部,我认为是比较失败的。自己的经验、思考、观点、认知,我觉得更重要,所以我后面还会分享更多自己的思考,例如读了什么书、有什么新的想法
希望我的这些经历和思考,对你也有所启发,共勉。
Loading...
目录
文章列表
王小扬博客
产品
Think
Git
软件开发
计算机网络
CI
DB
设计
缓存
Docker
Node
操作系统
Java
大前端
Nestjs
其他
PHP